第474章无法面对的东西(1/ 2)
,最快更新与你为敌最新章节!
“再说就成败而论,胡雪岩是败于盛宣怀之手的,死前就破产了。而盛宣怀却把自己的财富传了下去,虽然盛家后人再无什么经商的名人,可是也保了后世子孙一定时期的衣食无忧。”
赵凯说:“看来你对这两个人还算了解,那你就应该知道这两个人的发家史,也就更明白这两个人做事的手法。虽然现在好多人去推崇胡雪岩,研究胡雪岩的经商方式,可是我觉得这都是不了解胡雪岩。说到底,胡雪岩的经营方式核心就是一句话,官商勾结,他成于官商勾结,也败于官商勾结,这有什么好学的?这又是能靠学习就能学会的吗?我倒是觉得后来盛宣怀击败胡雪岩的过程可圈可点,甚至比起哈佛的ba经典案例也丝毫不逊色。这个案例我详细研究过很多遍了,通汇集团做得越大,我心中越是感到危机,生怕集团会像胡雪岩的财富帝国一样,一夕崩塌。”
傅华是读到过盛宣怀击败胡雪岩过程资料的,这个案例真是精彩异常。盛宣怀采用了直击要害的手段,以快打慢,使得胡雪岩的财富大厦在短时间内訇然倒塌。盛宣怀在这件事情中做到了知己知彼,招招都冲着胡雪岩的要害下手,而胡雪岩在整个商战过程中,都是后知后觉,丝毫不知道盛宣怀对他下手了,所以处处被动。
盛宣怀知道胡雪岩每年都要囤积大量生丝,以此垄断生丝市场,控制生丝价格。当一个人过于依靠某种东西时,往往就会处处受制于它。盛宣怀就看准了这一点,知道生丝是胡雪岩的死穴,出手便打这个胡雪岩的死穴,他通过密探掌握胡雪岩买卖生丝的情况,大量收购,再向胡雪岩客户群大量出售。同时,收买各地商人和洋行买办,让他们不买胡雪岩的生丝,致使胡雪岩生丝库存日多,资金大部分都压在生丝上,资金链就紧绷起来了。
但是这还不足与让胡雪岩的资金链断裂,盛宣怀第二步就给他来了个釜底抽薪,直接截断胡雪岩的现金流。他知道胡雪岩一直在负债经营,在5年前向汇丰银行借了6万两银子,定了7年期限,每半年还一次,本息约万两。次年,他又向汇丰借了400万两银子,合计有1000万两了。这两笔贷款,都以各省协饷作担保。恰在此时,胡雪岩历年为左宗棠行军打仗所筹借的80万两借款已到期,这笔款虽是帮朝廷借的,但签合同的是胡雪岩,外国银行只管向胡雪岩要钱。这笔借款每年由协饷来补偿给胡雪岩,照理说每年的协饷一到,上海道台就会把钱送给胡雪岩,以备他还款之用。盛宣怀在此动了手脚,他找到上海道台邵友濂,说是李鸿章让他迟一点划拨这笔钱,时间是二十天。邵友濂自然照办。
这二十天已经足够,盛宣怀事先串通外国银行向胡雪岩催款。这时,左宗棠远在北京军机处,来不及帮忙。由于事出突然,胡雪岩只好将他在阜康钱庄的钱调出80万两银子,先补上这个窟窿。他想,协饷反正要给的,只不过晚到20天。然而,盛宣怀算好了胡雪岩会这么做,他通过内线,对胡雪岩调款活动了如指掌,于是趁阜康钱庄正空虚之际,发动人到钱庄提款挤兑。提款的都是大户,少则数千两,多则上万两。但盛宣怀知道,单靠这些人挤兑,还搞不垮胡雪岩。他让人放出风声,说胡雪岩囤积生丝大赔血本,只好挪用阜康钱庄的存款;如今,胡雪岩尚欠外国银行贷款80万,阜康钱庄倒闭在即。尽管人们相信胡雪岩财大气粗,但他积压生丝和欠外国银行贷款却是不争的事实。很快,人们由不信转为相信,纷纷提款。
胡雪岩这时候想起左宗棠,赶快去发电报。殊不知,盛宣怀暗中叫人将电报扣下。(电报局本来就是盛宣怀办的)第二天,胡雪岩见左宗棠那边没有回音,这才真急了,亲自去上海道台府上催讨。这一回,邵友濂去视察制造局,溜之大吉了。胡雪岩只好把他的地契和房产押出去,同时廉价卖掉积存的蚕丝,希望能够挺过挤兑风潮。
不想风潮愈演愈烈,各地阜康钱庄门前人山人海,门框都被挤歪了。胡雪岩此时才明白,是盛宣怀在暗算他。可惜晚了,胡雪岩的现金流一时中断,偌大的基业突然崩溃,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最终因为这一役悲愤而死。
傅华说:“爸爸您真懂得居安思危。”
赵凯说:“我跟你说这个,并不是说要你居安思危,而是告诉你,这才是一个商场的原生态,这里面有阴谋,有为了利益不择手段,又岂是你这种性格的人做得来的。”
傅华苦笑了一下,说:“那我岂不是一无是处了?”
赵凯笑了笑,说:“你也别这么想,我其实是想告诉你,商场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容易生存,其实我倒是觉得你还是比较适合留在驻京办。”
傅华说:“可是我已经跟金达提出辞职了,总不能我主动去找他收回吧?”
赵凯笑了,说:“你就是爱面子,其实主动收回又何妨呢?”
傅华说:“还是不要了。”
赵凯说:“其实你不收回也是可以的,我想金达是不会批准你的辞职的。”
提示:本小说不支持浏览器转码阅读,请退出阅读模式或转码阅读既可正常观看!